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将于3月15日起施行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3/10 10:40:34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主要对网络消费合同权利义务、责任主体认定、直播营销民事责任、外卖餐饮民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将于3月15日起施行。近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主要对网络消费合同权利义务、责任主体认定、直播营销民事责任、外卖餐饮民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将于3月15日起施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基本消费方式。据统计,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伴随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纠纷案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特点,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经过深入调研,多次召开由专家学者、消费者代表、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法院系统等参加的座谈会,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定》。

在网络购物中,签收就视为认可商品质量合格?拆封就不能退货?赠品可以免责?对于大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最高法作出了明确规定。

签收即视为商品质量合格?

最高法:格式条款无效

《规定》第1条对于“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合格”“经营者享有单方解释权或者最终解释权”等实践中常见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进行了列举,明确有上述内容的格式条款应当依法认定无效。

拆封就不能退货?

最高法:不影响商品完好即可退

消费者在实体商场购物,可以进行现场体验,而网络购物通常无法做到这一点。为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设置了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而实践中,有些商家经常以商品已拆封为由,不给退货,这种做法合法吗?新规有规定。

《规定》明确,消费者因检查商品的必要对商品进行拆封查验且不影响商品完好,电子商务经营者以商品已拆封为由主张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无理由退货制度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赠品可以免责?

最高法:免费提供同样需担责

在网上买东西,经常会附赠一些赠品、奖品,有些商品是消费者用优惠券或者积分换购,或者以较低价格换购,这些属于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因奖品、赠品、换购商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又该如何处理呢?

《规定》明确,奖品、赠品、换购商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电子商务经营者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不得以奖品、赠品属于免费提供或者商品属于换购为理由主张免责。

网络直播营销中

实际销售主体辨识不清?

最高法:直播平台必须标明实际销售者

《规定》第11条明确,平台内经营者的工作人员作出虚假宣传等,平台内经营者要承担赔偿责任。

《规定》第12条明确,直播间运营者要能够证明已经标明了其并非销售者并标明实际销售者,并且要达到足以使消费者辨别的程度。否则,消费者有权主张直播间运营者承担商品销售者责任。

直播间运营者已经尽到标明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交易外观、直播间运营者与经营者的约定、与经营者的合作模式、交易过程以及消费者认知等因素予以认定,通过较为弹性的规定,为个案裁量和未来发展留出空间。

外卖平台未尽审查义务

需要担责吗?

最高法:要承担连带责任

最高法介绍,近年来,外卖餐饮行业蓬勃发展。网络外卖订餐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高效性,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美食。然而,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没有任何餐饮卫生资质甚至经营许可证,却利用外卖平台的审核漏洞违法经营。

《规定》第18条明确,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经营者未依法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有权主张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经营者与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


以上行业动态信息《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将于3月15日起施行由山东济南律师网整理发布,由矿产资源法律智库提供法律支持。本信息部分转自网络,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信息仅为原著作者个人观点,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文本标签

Tags:
本文链接:http://www.sdyq18.com/content/?92.html

优秀律师展示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优秀律师展示/精选案例解析/法律常识/合同范本/法律法规/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北京市炜衡济南律师事务所(矿建部)矿产资源法律智库
山东济南打官司找律师、法律咨询欢迎到山东济南律师网
济南律师协会成员北京炜衡济南律师事务所矿建部矿产资源法律智库 提供法律支持
网站部分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技术支持:济南冠森网络
关注微信
公众号
返回顶部